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依据和建议。
导读:股权激励是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件很容易办到的福利了?
廉颇老矣,所以更需要此时稳定军心,共度时艰。对比晶澳科接对员工的慷慨,只不过被“拼命砍一刀又砍一刀”的晶澳中小股东又作何感想?
近日,晶澳科技在最艰难的时日里,推出了历史上最大一笔巨额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这意味着什么?
有人说,廉颇老矣,二代接班,需要稳定军心。所以这次股权激励的名单里没有看到靳保芳家族的身影,用于更多奖赏和稳定“团队”。
毕竟最近刚刚有媒体爆料《晶澳大清洗,又一“悍将”离职》一文,惹来诸多猜测。
根据公告,此次晶澳科技计划拿出占公司总股本6.17%的股份用来激励员工,这对被激励员工而言算是“泼天富贵”了。肉眼可见,行业艰难如斯田地,而员工要发“大财了”!
按照公告发布时最新收盘价测算,此次激励计划总市值约25亿元。其中,员工持股计划更是慷慨。部分员工只需以6.1元/股的价格入手,按照最新股价测算,买到手就直接翻倍暴赚。
不过,员工要想接住这“泼天富贵”也不是没有任何条件和考核的,只不过考核条件一如既往,并不难办。
光伏笔记最关心的是:经历三杀后的晶澳科技中小股东们,又面临了一次“四杀”,颇为悲壮,他们心中作何感想呢?
01
破天富贵!
几十亿大红包普洒数千人
8月23日,晶澳科技发布了一份重磅公告,公司拟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此次两大计划也是全行业十分罕见的大手笔。
在股权激励计划方面,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16177万份,约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的4.89%,本激励计划权益为一次性授予。
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高管、核心技术骨干人员等共计1975人。激励对象不包括独立董事和监事,亦不包括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控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此次激励计划,旨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股东、公司和激励对象三方利益结合,提升公司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促进公司持续、稳健、快速发展。
而这次股权的行权价格不低于9.15元/股,按照8月25日收盘价测算,预计折价高达27.61%,这样的普洒红包的确很诱人。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目标将以2024年净利润为基数,第一个行权期要求2025年净利润实现减亏不低于5%,第二个行权期要求2026 年净利润实现转正。
在员工持股计划方面,拟参与对象为公司“董监高”(不含独立董事),以及核心技术骨干人员,初始设立时参与对象总人数不超过57人。
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标的股票数量不超过4235万股,约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的1.28%,受让价格为6.10元/股,按照最新股价测算,预计折价高达51.74%,相当于买到即翻倍,这几十号人平均获利485万元。
其中,最受益的杨爱青、李少辉两人,这两位最新公布的年薪分别是356.3万元和238.3万元,这样的工资在行业内也算是顶级水平。
然而在行业困难时期,公司推出如此罕见的福利,引来了友商高管的羡慕嫉妒恨。根据公告测算,李少辉在职工持股计划中,可获得537万股,按照8月25日收盘价计算,其收益高达3512万元,相当于他14年的工资总和。
令光伏笔记不解的是,作为财务负责人的李少辉(被誉为四大元老之一)竟然能拿到最高的激励,这在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中也难觅第二了。
假设未来股价上涨一倍(25元左右),李少辉可以赚到多少钱呢?
员工持股计划部分:537*(25-6.1)=1.0150亿;
股权激励计划部分:583*(25-9.15)=9240万元;
合计:1.939亿元! 真是破天富贵了!
对于中小股东来说,可谓呜呼哀哉。
原TCL中环董秘秦世龙刚刚于2025年3月11日入职晶澳担任董秘,此次就获得了共计230万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预期可大赚千万!
如此巨大的福利,并不多见。
02
行业触底后的“易行权”
那么如此富贵对于晶澳科技的员工来说是否唾手可得?这两个行权目标又是否遥不可及呢?
首先来看一下第一年的行权条件,即2025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减亏不低于5%。2024年,晶澳科技亏损46.5亿元,也就是说今年最多亏损44亿元就能拿到首年期权。
根据最新报表,今年上半年公司亏损25.8亿元,其中二季度亏损9.42亿元,环比大幅减亏42.54%,下半年只要亏损少于18.2亿元即可完成任务。按照二季度的业绩表现,后面两个季度若能保持现状或略好一点,那今年亏损低于44亿元的目标很容易实现。
再加上近段时间,高层不止一次强调光伏“反内卷”,叠加行业自律持续,同时要求不低于成本价销售已扩散到整个光伏组件环节。因此,今年下半年晶澳科技的业绩很可能会有大幅好转。
此外,针对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巨亏41亿元,其实很大可能性就是提前释放亏损,这为今年的减亏做前兆。换句话说,去年的巨亏正好为今年减亏不低于5%做好了“铺垫”。
既然如此,那2026年的净利润转正似乎就变得顺理成章的事。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光伏行业算是黎明前的黑暗,熬过今年,或许都能看见光明。
在这样的预见下,晶澳科技推出诱人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似乎合情合理,且并非金中环水中月,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够得着的福利。
03
晶澳,为何如此热衷于
股权激励
事实上,晶澳科技在过去几年,曾多次披露过股权激励计划,且激励计划在当时看来都不难实现,但最终都是相差甚远。
此前在2022年,公司就推出一项股权激励计划,当时计划向符合条件的847名激励对象授予1515.92万股期权,不足此次股权激励总份额的十分之一。
当时的行权价格也是十分诱人,几乎都是5折行权,但当时的业绩指标有点偏高,从2023年至今,没有一次完成过。可能谁也没想到,光伏行业近两年会产生如此巨变。
现在回头看当时晶澳的业绩目标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当时来说并不难搞定,毕竟利润和收入只要完成一项即可。
但上次的股权激励失算,并不代表这回也不靠谱,刚我们也提到行业正处在变革期。在政策支持和行业自律之下,完全有可能实现这一并不太高的行权目标。
这样看来好像这次定的目标有点低了,甚至有人怀疑,如此容易完成的行权条件,似乎有“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嫌疑。
要知道,晶澳此次用于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的股票都是公司花钱在二级市场回购来的。如果把这些股票都注销了,则对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十分有利,毕竟可以支撑股价上涨。
当然,如果把这些股票拿去给高管们发福利也不是不行,这前提是高管们可以创造出更好的业绩,核心技术骨干可以研发更先进的技术,这样一来他们也算是给股东创造更好的回报。
04
廉颇老矣、二代接班
中小股东却迎第四杀
如今73岁高龄的靳保芳早已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
二代接班,一些媒体刚刚披露了晶澳科技多位“悍将”离职的故事,引得坊间纷纷猜测背后的玄机。
自然,这么大力度的激励计划,堪称史无前例的激励,一定是出于某种特殊的原因。两年的激励计划竟然占到总股本高达6%的计划在沪深两市难觅。
而且这次计划的名单里并没有看到靳保芳家族,如果去掉大股东及其家族未参与的计划,那分给其他高管和核心员工的数量就更多了,堪称慷慨。
换言之,靳保芳家族可能剩下的不太能打,希望仰仗公司高管团队多多出力,自然也感受到某种危机,所以异常慷慨,甚至是某种焦虑。
刚刚经历可转债转股价格大幅下调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戴维斯第三杀后,中小股东如今又被“砍一刀”,不知作何感想了。
古语有云,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股权激励本来是给公司管理团队设限,对他们更加卖力干活的奖励,而不是一种下限很低的“福利”。
光伏笔记研习很多公司后发现,一旦公司管理层习惯于滥用某种福利,甚至就会慢慢裂变为“内部人控制”的不良习惯。
不难想象,晶澳的“福利”在行业低谷时期已然变成:员工大赚特赚,而股东利益持续受损可能。当然,这种现象越发的多,只不过在晶澳科技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而已。
如何做到,三方利益的平衡?晶澳的故事,还需要有中小股东的“自觉”。
配资合作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